太阳集团News
2014/01/14
阅读量:2148

高能时代--固废市场的五大趋势

中国固废网编者按:2014,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固废行业发展黄金期是否真的到来?固废行业的五大细分领域:危险废物、土壤修复、垃圾焚烧、渗滤液、餐厨垃圾将会朝着怎样趋势发展?本期固废刊对行业内五大趋势逐一分析,判断未来细分领域发展空间。

随着新型城镇化、城乡服务均等化、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等观念的提出,固废市场面临新的发展格局,企业当如何应对?有人推测,进入2014年,固废行业将呈现细分市场异军突起、强者恒强、并购加剧、跑马圈地、浓烟四起的场景。这个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行业发展的黄金期是否真的到来?

本期固废刊对行业内五大趋势逐一分析,判断未来细分领域发展空间。

危险废物危废填埋技术的功能与目的未来将发生转变,从永久处置变为长期环境安全性的贮存;此外,通过打破行政区划,跨区域专业化处理处置与再生利用,形成多样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处置体系。

土壤修复随着相关法规已列入立法规划,这两年将会是土壤修复领域政策密集颁布的时间,而随着政策逐步趋向完善,将有效推动治理需求的释放。

垃圾焚烧目前,焚烧能力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排放标准及监管趋严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必将推动服务成本提高,对价格政策和补贴政策都是极大挑战。

垃圾填埋小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为渗滤液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市场。但小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应避免照搬大中城市模式,当务之急应探索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餐厨垃圾餐厨垃圾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但目前仍面临缺乏政策支持、收运及分类难度高、缺乏付费保障等挑战。此外,餐饮业的周期整治以及处理后的产品销路等问题,也需要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面对。

危险废物提升能力依旧迫切

按投资需求,危废治理市场不是很大。根据《“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十二五”期间重点工程建设总投资需求约为261亿元,不及同期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资的1/10。

按治理需求,危废治理仍有较大市场空间。专家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将持续增长,2015年将超过6000万吨。而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的统计,2010年~2012年,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利用量仅从2325万提高到2703万吨,3年间增量不足400万吨,缺口巨大。

缺口大却增量不足

造成处置能力缺口巨大却又增量不足的局面,有危废处置自身的独特性。

现阶段,国内危废处置的服务范围多以行政区划为限,区域内产废种类、规模等因素直接决定了市场吸引力。而危险废物由于涉及行业领域广泛,风险千变万化,并呈现单位产量小、品类多、分布散的一般特点,使得危废处置主体除准入门槛较高,除要求有较强的资本实力、技术支持以外,处置规模、盈利能力也受地域性限制的影响较大,当投入高却产出少时企业自然没有意愿落户。

据统计,目前,已发放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数约1528个(其中具有医疗废物经营范围许可证数为245个),折算到每单位/个许可证的平均处理能力仅为48.5吨/日。而行业内,较具规模的6家企业(威立雅,光大国际,桑德环境、维尔利,成都兴蓉,盛运环保)共计25个项目,日处理总能力1660吨,平均单个项目处理能力66.4吨/日,相对危废产生量严重不足。

上市企业积极布局

在短期内,危废领域行政区划限制、处置主体相对薄弱、市场分散的局面恐难改变。但巨大的市场空间也促使一些企业积极布局危废领域,其中以上市企业为主。

据中国固废网研究院分析员肖琼分析,目前有3家企业值得重点关注。第一家是威立雅环境,目前在危废处置领域拥有7个项目,遥遥领先,总规模781吨/日,其中,5个项目的运营总规模是480吨/日。第二家企业是光大国际,近两年将市场业务范围拓展到危废领域,2013年实现3个项目325吨/日能力的增长。第三家是桑德环境,在2013年签约3个项目,主要是医疗废物处置。桑德环境作为桑德集团固废领域很重要的分支,服务链在不断拓展与完善。

危废填埋仍有生存空间

此外,填埋虽有占用土地资源的局限,但作为缓解危废集中处置压力最主流的末端处置技术之一,在未来仍将具有较大的生存空间。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王琪在2013固废论坛上透露,未来3年内将继续建设20座综合性的危险废物填埋场,危险废物填埋集中处置能力将达到107.9万吨。此外,他还预测,若将未纳入规划的填埋场一并算上,未来10年内将建设100座左右的危险废物填埋设施,投资达到20亿~30亿元。

“尽管这个数字对市场的影响还不是很大,但是这几年填埋场会有比较大的发展。”王琪分析,参照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处置经验,未来的一个趋势是危废填埋技术的功能与目的将发生转变,从永久处置变为长期环境安全性的贮存。考虑作为未来资源再生的矿产,在现有技术、条件有限或不允许的情况下暂时贮存,待时机成熟时再重新利用。另一个趋势是跨区域专业化处理处置与再生利用,将来选址标准和危废处置标准都会提高,通过打破行政区划,形成多样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处置体系。

土壤修复等待政策到位

环境保护部生态司司长庄国泰近期在公开场合表示,土壤修复市场一旦打开,规模或达几十万亿元。

市场打开的前提是完善政策。然而目前,我国尚没有一个专门针对污染场地治理的法规,也没有建立完善的技术指南及标准,导致行业还存在很多关键问题,包括责任主体不明,付费模式不通等。这造成商业模式不清晰,而且治理修复实用技术少,缺乏设备,处理成本较高。

400亿元市场待政策释放

2013年初,国务院发布《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目标到2015年,全面摸清我国土壤环境状况,建立严格的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逐步建立土壤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

在近日举办的2013固废论坛上,中国固废网研究院分析员肖琼认为,随着相关法规已列入立法规划,这两年将会是土壤修复领域政策密集颁布的时间,而随着政策逐步趋向完善,将有效推动治理需求的释放。她预测,2015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将达到400亿元。

产业主体还较虚弱

目前看来,我国土壤修复领域的产业主体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环境保护部近期结束了全国第四次环保产业调查。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环境服务业中涉及土壤治理的生态修复企业仅仅占3.7%,修复领域550家企业,产值约140亿。对于产业主体而言,在能力、规模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根据中国固废网研究院不完全统计,目前土壤修复领域一共有167个工程项目,小的项目投资可能是几十万元、上百万元,大的投资可能上10亿元。

近年来大规模项目相对较多,总共有80家企业参与。其中,在项目数量上领先的10家企业分别是建工环境、盛世环保、高能时代、北京生态岛、永清环保、中节能大地、苏州上田环境、重庆利特环保、鼎实环境、苏州大地益源,共参与93个项目,市场占比56%。2013年前三季度,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的工程项目总共43个,约30家企业参与;上述10家企业中,有8家企业参与了25个项目,数量占比近60%。

品牌企业已经形成

从整个行业现状来看,高能时代、建工修复、中节能大地等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品牌知名度,另外,维尔利、桑德环境等企业也正在积极布局土壤修复领域。

肖琼认为,土壤修复领域目前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体量和品牌知名度的企业,其中,4家企业值得重点关注。

第一家是高能时代。高能时代在土壤修复领域有了近20年的历史,完成的是株洲项目,资金投资5.9个亿。第二家是建工修复,共有18个项目,其项目数量相对领先,也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修复服务的企业之一,目前也在积极对接上市。第三家是中节能大地。中节能大地2012年并购杭州大地环保之后,战略定位比较清晰和专注,也是中节能旗下唯一专注土壤修复的公司。第四家企业是鼎实环境,今年以联合体形式获得北京焦化厂保障性住房地块污染土治理修复项目,项目体量比较大,153万方土壤的修复,投资5.7亿元。

垃圾焚烧并购整合成趋势

中国垃圾焚烧目前在政策上已经相对比较完善。

“十二五”规划指出,到2015年末,我国垃圾无害化焚烧能力占比达到35%,焚烧设施投资765亿元,约占56%。

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目标,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去年以来,各地陆续出台建设规划及管理办法,未来整个行业的政策,将以排放标准提升、监管趋严为核心。

建设趋向大型化,补贴政策还在调整

中国垃圾焚烧发电商业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形成了以BOT/BOO为核心的清晰的商业模式。

从整个行业现状来看,截至2013年3季度末,全国已经建成投运159座焚烧厂,处理能力达到14.5万吨。跟“十一五”末相比,焚烧厂数量增长1.3倍、能力增长2.63倍。此外,垃圾焚烧厂的建设趋向大型化,单厂规模达到912吨。

据中国固废网研究院肖琼介绍,在调研的127个焚烧发电厂、总计305个焚烧炉中,还是以炉排炉为主,占比达60%;且焚烧炉设备的国产化已比较明显,国产设备占比达到了67%。整体来看,我国已经具备了较有品牌和实力的设备生产服务商。

另外,补贴是垃圾焚烧很重要的经济来源,2012年国家统一了垃圾发电上网标杆电价为0.65元/千瓦时。2011年国家对59家企业、80座垃圾焚烧项目进行补贴,总金额6.69亿。目前发电补贴政策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国家也在就补贴的范围和深度做进一步的梳理和完善。

12家企业占领2/3市场

中国固废网研究院针对目前焚烧领域内具备一定影响力和规模的12家企业(杭州锦江、中国环境保护公司、绿色动力、上海环境、光大国际、桑德集团、伟明集团、深圳能源、中科实业、新环保能源、威立雅环境)进行了汇总对比。这12家企业到2013年末共拥有项目196座,其中包含了运营,在建和筹建的项目,总焚烧处理能力达到20万吨,这个数字已相当于“十二五”规划新增的目标。其中投运垃圾焚烧项目87座,投运能力9.5万吨/日。12家企业已经占到了垃圾焚烧2/3的市场规模。其中,有9家企业在2013年都或多或少签约了项目,总计48个,总处理能力为4.71万吨。

从数据分析来看,杭州锦江在垃圾焚烧项目数量、投运项目规模和数量,以及今年新签约项目数量和规模方面,都相对比较领先,总规模已经超过了4万吨/日,运营规模超过两万吨,今年新签项目的也近万吨的处理能力。

中国环境保护公司是中节能集团下属企业,今年的亮点是收购了河北建投旗下五个垃圾焚烧处理项目,总处理能力达到了5600吨,实现了快速的发展。瀚蓝环境在今年实现了完美的战略转身,将要收购创冠环保100%的股权。此外,光大国际的业内好评度和市场认可度最高。

综合环境服务、并购整合是趋势

整体看来,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市场在2013年继续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肖琼介绍了中国固废网研究院对未来市场的预计。“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新增22.3万吨的日处理量,建264座左右的垃圾焚烧处理厂,“十二五”末总量是30万吨日处理量,设施将接近400座。目前,焚烧能力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排放标准及监管趋严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必将推动服务成本提高,对价格政策和补贴政策都是极大挑战。

此外,得益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概念的提出,垃圾处理设施也将向中小城镇覆盖。从近两年来市场表现来看,产业的并购整合已经呈现出很明确的趋势。同时,环境服务业已经成为目前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专业化、综合化将是垃圾焚烧处理领域的主要趋势,催生一批有实力的综合环境服务商。

垃圾填埋难以稳定达标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对垃圾渗滤液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很大程度推动了垃圾渗滤液设施的建设。

“十二五”期间,全国新增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将达58万吨/天。如果按渗滤液占垃圾处理量1/3估算,到2015年,全国新增渗滤液处理能力将达到19.3万吨/天;按建设投资8万元/吨计算,新增投资总额将达154.4亿元;按运营单价80元/吨估算,运营投入约56.4亿元。

据中国固废网研究院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2013年,渗滤液项目市场呈现震荡前行的状态。全国千万元以上的渗滤液建设项目在2012年增长较快,2013年开始出现小幅调整,到第四季度建设项目又呈现回暖态势。

目前,“预处理+生物处理+双膜法(NF/RO)”组合工艺已成为我国渗滤液处理的主流组合工艺,并在升级改造中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基本能够满足法规要求达标排放,但吨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相对较高。此外,采用膜技术以后,约20%的浓缩液难以处理,目前实践多回灌到垃圾填埋场中,但弊端随时间推移也逐渐显现:难降解有机物积累、含盐量增加、膜产水率下降。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聂永丰日前在2013固废论坛上表示,渗滤液处理情况并不乐观,除大城市、各种类型卫生、环保城市以外,大量小城市和部分中等城市难以达标。若不从源头减量,我国渗滤液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这对企业来说,虽然意味着市场要减少。但小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又为渗滤液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市场。”他表示,小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应避免照搬大中城市模式,当务之急应探索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餐厨垃圾机遇与挑战同在

餐厨垃圾是固废较为活跃的细分领域。

国家发改委已经陆续批复3批共计66 个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各地新增规划或在建餐厨项目呈现持续活跃态势。

随着政府放开市政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废弃物处理处置将成为落实政府采购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向。

市场还有缺口

根据中国固废网研究院公布的信息,目前全国的餐厨垃圾处理总能力是2.47万吨/天,单个项目平均处理能力是211.24吨/天,吨处理能力平均投资额近55万元。

根据“十二五”目标,“十二五”期间餐厨垃圾总能力达到3万吨/天,国家在这方面投资规模109亿。

第七届固废战略论坛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在建的餐厨垃圾项目数量大幅度增长,达到68个,相当于2012年的3倍。

在市场投资规模方面,总的投资规模和单个项目平均投资规模同步增长,单个项目平均规模2013年达到1.3亿元,总的项目市场规模是88.5亿元。

项目市场地区分布方面,东南沿海及中部地区是相对领先的地位,江苏餐厨垃圾项目最多,有11个,广东四川重庆分别有8个。

从规模方面看,现在距离“十二五”目标还有0.53万吨每天的缺口。据中国固废网研究院的估算,如果要补上这个缺口,2014~2015年需要建设投资29亿元。

再看更大的市场,按照全国的600多个设市城市的保守估计,设市城市餐厨垃圾产生量5.07万吨/天,缺口处理能力2.6万吨/天。餐厨垃圾处理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三类企业竞争市场

据中国固废网研究院黄小木介绍,目前参与餐厨垃圾市场竞争的企业主要有3类。一类是投资运营类企业。以桑德环境、新环保能源、山东十方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第二类是设备、工程类企业。以普拉克、安阳艾尔旺为代表。此外,一些新企业开始进入餐厨垃圾市场,包括江苏维尔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民营环保企业。渗滤液方面的北京洁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开始积极投入餐厨领域,将其作为未来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论坛期间,记者了解到,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与垃圾焚烧类似,一般以BOT模式运作,吨投资规模在40~60万元/吨左右,运营期限20~30年,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一般在8%左右。考虑这类工程均为试点工程,政府补贴较多,且运营水平在不断提高,预计实际内部收益率水平要更高一些。餐厨项目虽刚刚起步,发展时间较短,但发展速度非常迅速。同时考虑其处理收费水平、资源化价值均要高于垃圾发电,企业技术改进空间较大,更有机会获得超额收益。从这点来看,餐厨项目要优于垃圾发电。

虽然餐厨垃圾项目市场有很好的前景,但是现在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缺乏政策支持,收运及分类难度高,并缺乏付费保障,很多地区由于付费机制没有理顺,所以一些项目运营情况也并不是很好。未来餐饮业周期整治,产品销售等问题,这都是需要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迎接的挑战。

来源:中国固废网

链接:http://news.solidwaste.com.cn/view/id_52248